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了石墨烯包覆对于三聚氰胺-尿素-甲醛树脂(MUF)微胶囊红外发射率以及热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MUF@石墨烯复合材料粒径分布均匀,石墨烯成功包覆在了微胶囊表面,MUF@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微胶囊化效
2019年03月15日 更新采用简单的原位氧化聚合法成功制备了Mn^2+掺杂聚苯胺/还原氧化石墨烯(Mn^2+-PANI/r GO)复合物电极材料,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电化学测试等手段对其结构、形貌和电化学电容性能进行了分析研
2019年03月15日 更新目的:探索建立简单、高效、低成本的检测含SSeC基因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新方法。方法利用羧基荧光素( FAM)修饰的核酸探针( FAM-P)与氧化石墨烯( GO)非共价偶联成功构建了FAM-P/GO碳纳米生物传感器。考察该体系对
2019年03月15日 更新从高原黑枸杞中提取染料,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循环伏安方法研究不同pH染料的光电化学性能,确定染料最佳pH。以石墨烯为原料制备不同含量乙基纤维素(Ec)的石墨烯纳米片(GNs)对电极,用电化学阻抗、循环伏安、塔菲尔极化曲线
2019年03月15日 更新首先通过静电作用将氧化石墨烯(GO)与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GTMAC)结合,在氧化石墨烯的表面引入环氧基,再与马来酸酐接枝高密度聚乙烯(HDPE-g-MAH)反应,制得高密度聚乙烯接枝氧化石墨烯(GO-g-HDPE
2019年03月15日 更新通过十八烷基异氰酸酯对氧化石墨烯(GO)进行功能化改性,成功制备了烷基化改性石墨烯(iGO)。通过溶液共混的方式制备了氧化石墨烯/聚丙烯(GO/PP)复合材料和功能化氧化石墨烯/聚丙烯(iGO/PP)复合材料,利用差示扫描量
2019年03月14日 更新以氧化石墨烯(GO)、Zn(NO3)2·6H_2O和SnCl4·5H_2O为起始原料,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ZnSn(OH)_6/GO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材料结构进行表征,并对ZnSn(
2019年03月14日 更新用气相沉积法(CVD)和转移法制备了石墨烯,用超声分散及搅拌的方法分别制备了导电碳黑(SP)导电浆料,导电碳黑(SP)、碳纳米管(CNTs)复合导电浆料(SP/CNTs)及导电碳黑(SP)、碳纳米管(CNTs)和石墨烯(G)
2019年03月14日 更新首先采用阳极氧化法制备了二氧化钛纳米管电极,进一步通过电化学循环伏安法制备了石墨烯(GO)修饰的二氧化钛纳米管电极.同时,采用SEM对电极的形貌进行了表征分析.光电化学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石墨烯修饰二氧化钛纳米管电极的电极光电
2019年03月14日 更新运用低温氧等离子体对化学气相沉积法生长的单层石墨烯进行处理,通过拉曼光谱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来表征处理前后的变化,重点探讨了低温氧等离子体处理对单层石墨烯微观结构的影响。在拉曼光谱中,处理后的石墨烯出现了明显的D峰和D′峰
2019年03月14日 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