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分析研究了白蛋白与石墨烯表面的相互作用.分子模拟过程采用Gromacs软件进行运算及数据采集分析,并采用VMD软件实现结构的可视化.首先,建立周期边界条件,在边长为9 nm的有限空间中采用恒温恒压系综
2015年10月19日 更新在光催化CO2的反应体系中,CO2的吸附活化是一个关键步骤;不同的活化方式和CO2的活化态决定了其反应路线和最终产物.以金属-石墨烯体系为研究对象,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结合局域密度近似(LDA)和PWC泛函,计算该体系在C
2015年10月19日 更新介绍了污泥污水中重金属的处理方法,研究了新型纳米材料石墨烯的重金属吸附特性,以及基于无线网络的石墨稀重金属吸附状态监测与控制技术。通过对石墨烯吸附液浓度、温度、电场电压等参数控制,提高了三维石墨稀的重金属吸附效率,笔者设计的
2015年10月19日 更新石墨烯是二维结构的纳米材料,被认为有望替代硅作为新的半导体材料,因此石墨烯成为热点研究对象之一。在实际应用中石墨烯通常需要加工处理成薄膜等外形,本文将综合评述目前常用的石墨烯薄膜的制备方法,并介绍石墨烯薄膜制备方法的特点。
2015年10月19日 更新石墨烯是一种新型的二维纳米碳材料。石墨烯具有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性能,其复合材料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尤其是石墨烯具有较高的电子迁移率和超大的比表面积,其复合材料作为气敏性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主要对近年来石墨烯基纳米复合材料
2015年10月19日 更新针对SnO2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所存在的体积膨胀率高及导电性差的不足,考察了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丁苯橡胶(SBR)和聚偏氟乙烯(PVDF)黏结剂对SnO2、SnO2/石墨烯负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20
2015年10月15日 更新为优化石墨烯/氰酸酯(CE)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并提高其韧性,制备了对苯二胺(PPD)功能化的氧化石墨烯(GO-PPD),分别以GO和GO-PPD为添加物,以CE和环氧树脂(质量比为7∶3)共混物为基体树脂制备了GO/CE-环
2015年10月15日 更新采用软化学方法控制氧化石墨表面含氧官能团的数量,一步完成了石墨烯/Fe2O3纳米复合材料的控制合成。采用XRD和Raman光谱分析及TEM表征复合材料的组成、结构和微观形貌特征,并对石墨烯/Fe2O3复合负极的电化学储锂性能
2015年10月15日 更新为研究纳米线的形成机理,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了贵金属(铂)在脱质子化1,3-环加成石墨烯上的吸附.研究发现:(1)吸附在1,3-环加成石墨烯上的铂原子引起该结构的脱质子化过程并形成脱质子化1,3-环加成石墨烯;(2
2015年10月15日 更新以天然石墨为原料,采用氧化石墨热解膨胀氢气还原法制备出石墨烯。通过SEM、XRD、Laman光谱及TEM对石墨、氧化石墨以及石墨烯的微观形态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成功制备出单层石墨烯,同时考察了氢气还原温度对还原效果的影
2015年10月10日 更新